
牡丹江市始終堅持以核心價值觀引領、以綜合競爭力支撐、以中央指標體系衡量、以科學體制機制推進、以市民滿意度評價”的創城理念,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斷深入開展
一.突出上下合力 堅持黨政齊抓與市民參與相結合
強化黨政領導責任。建立了由市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小組,設立了1個創城辦和9個專項工作組,承擔協調督導責任;出臺了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網格化管理實施意見》,明確了5個城區和75個職能部門的落實執行責任。由此,初步構建了上下聯動、條塊結合、縱橫到位的責任體系。

牡丹江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長陳蘇檢查東安區居民小區環境整治情況
強化創建績效考核。有效施行包保聯動、督查通報、掛牌督辦、總結講評制度,每月由創城辦至少進行一次“拉網式”巡查督導,每年底由市委書記、市長帶隊進行檢查驗收。研究制定了《牡丹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獎懲辦法(試行)》,年終由組織部門和創城辦共同進行目標考核評定,對完不成任務的責任人取消評優和重用提拔資格。
強化群眾主體作用。為有效發動市民廣泛參與,增強主人翁責任意識,通過印發創城知識宣傳品、開通創城市民熱線、組織小戲小品展演、開設媒體宣傳專欄,以及組織開展“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”“做文明牡丹江人”“創城志愿服務在行動”等一系列活動,編發千余篇稿件大造輿論聲勢,積極引導廣大市民獻計出力,創城知曉率、參與率、滿意度逐年上升,每年分別都在85%以上。
二.突出軟硬兼抓 堅持素質提升與設施建設相結合
在提升硬實力上下功夫。對照創城指標,查找城建短板,啟動實施了“573111重點工程”和“十小工程”。三年來,牡丹江大橋擴建拓寬、虹云橋改造重建、南北太平路貫通已建成通車。哈牡客專、牡佳客專加快建設,牡綏擴能改造建成運營,牡丹江機場升級為國際機場,跨江、跨鐵、環江、環城的城市立體交通網全面形成。對城區35條坑洼破損路面及裸土道路進行了翻新和新建,挖補罩面維修養護道路36萬平方米,重建市中心區14條人行道,新建了4個公園廣場。加快實施百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整治和百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,拆除違建3萬多平方米。通過創城推動,一些多年想干、群眾盼望的大事得到有效解決。此外,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、全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、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建設,啟動實施牡丹江污染區和城郊裸露山體治理工程,全面治理15個城市內湖黑臭水體,取締小鍋爐720臺,淘汰黃標車16555輛。

2018牡丹江志愿服務嘉許典禮
在提升軟實力上下功夫。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專門制定了《市民文明素質三年提升計劃》,實施了“市民文明禮儀工程”和以道德建設為重點的“十項工程”,開展“好人牡丹江”評選活動,每年拿出30萬元表彰先進。深入推進“超市型”“菜單式”文化服務模式,積極開展“歡樂下基層”“結對子、種文化”等服務群眾活動。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,去年我市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。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目前我市注冊志愿者近28萬人,在83個社區、200個窗口單位、10個公共文化設施、10個景區景點及1000多個小區設置了志愿服務站點,有200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投身“創城我先行”活動中。結合優化發展環境,出臺了《牡丹江市窗口行業服務提升行動計劃》,在旅游、交通、公安、出租車等18個單位開展了31個優質服務專項行動。三年來,先后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由艷麗、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孫新功、中國好人司剛娟、戰紅軍、王利民等一大批精神文明先進典型,為培育社會文明風尚樹立了榜樣。

三.突出建管統籌 堅持集中創建與保持長效相結合
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。從把牡丹江建成開放型、現代化、國際化城市的戰略定位出發,重新修訂了《城市總體規劃(2006—2020年)》,《江南新城城市設計》等12個專項規劃,堅持用高水平規劃引領、科學化布局、標準化建設。
進一步健全科學管理機制。建立“兩級政府、三級管理、四級網絡”管理體系,持續推進城市綜合治理“三六三”,即 “三項清理”“六項整治”“三項管護”工程,下決心整治私搭亂建、亂堆亂放、小廣告、小開荒等城市頑疾亂象,積極深化物業管理等體制機制改革,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質量和效率。
進一步強化保障體系。制定出臺了城市景觀、亮化照明、建筑垃圾、戶外廣告、車輛停放等法規性文件,著力構建城市管理法治體系。積極探索市場化資金投入,形成可持續的城市建管資金保障機制;建立城市管理定期測評和通報制度,通過各城區和行業管理部門講評會、群眾意見建議通報會、市長熱線和便民服務熱線反饋會等形式,及時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;圍繞平安城市建設,持續開展“春季護航、百日護游、平安雪城”三大品牌專項行動。同時,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治理新路徑,成立了“城市管理志愿服務總隊”,招募1000名義務監督員,助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。(來源:牡丹江市文明辦)